常見問題QA

  • Q光澤劑濃度不夠會造成什麼傷害?

    A粉末沉積的危害

    研磨粉末沉積的原因

    1. 光澤劑或研磨液的影響
      • 光澤劑濃度不足或化學性質不穩定,可能導致粉末無法有效懸浮在研磨液中,加速沉積。
      • 某些光澤劑可能與粉末反應,形成黏稠沉澱物。

    對工件的影響:

    1. 表面品質下降
      • 粉末沉積在工件表面可能造成劃痕、凹坑或不均勻光澤,影響外觀和功能。
      • 沉積物可能嵌入工件表面,特別是軟性材質(如鋁、銅),導致後續清洗困難。
    2. 尺寸精度受影響
      • 粉末堆積可能改變研磨效果,導致工件尺寸偏差,影響後續加工或組裝。
    3. 腐蝕風險
      • 若粉末含金屬屑且與研磨液中的化學物質反應,可能引發工件表面局部腐蝕。

    對機器的影響:

    1. 管道與過濾系統堵塞
      • 粉末沉積可能堵塞研磨液循環管道或過濾器,降低液體流動性,影響機器運行效率。
      • 長期堵塞可能導致泵浦或馬達過熱,縮短機器壽命。
    2. 研磨介質效能下降
      • 粉末附著在研磨介質表面,降低其切削能力,影響研磨效率。
      • 沉積物可能改變介質的形狀或表面特性,導致研磨不均。

    解決與預防粉末沉積的方法

    1. 優化研磨液與光澤劑
      • 使用適當濃度的光澤劑,確保其懸浮性能良好,避免粉末快速沉澱。
      • 選擇與工件和介質相容的研磨液,減少化學反應形成的沉澱物。
      • 定期檢測研磨液的pH值和濃度,必要時更換。
    2. 選擇合適的研磨介質
      • 根據工件材質選擇粒度適中的介質,避免產生過多細小粉末。
      • 定期檢查介質磨損狀況,及時更換老化介質。
    3. 調整操作參數
      • 增加振動頻率或研磨液流動速度,促進粉末懸浮,減少沉積。
      • 分階段研磨:先用粗研磨去除大量材料,再用細研磨和光澤劑提升表面品質,減少粉末累積。
    4. 定期清洗與維護
      • 每次研磨後徹底清洗工件,避免粉末
  • Q.拋光/振動石的大小或形狀會影響加工品質嗎?

    A.會,而且影響非常明顯,特別是在表面光潔度、加工時間、邊角覆蓋度與零件變形風險上。拋光/振動研磨石(media)的大小與形狀主要影響以下幾點:

    1. 研磨效率與去除率

    • 大顆粒/大尺寸石

      • 接觸壓力高,材料去除速度快,適合去毛邊、粗研磨

      • 但表面容易留下較粗糙的痕跡,不適合精拋光。

    • 小顆粒/小尺寸石

      • 接觸面積大但單點壓力低,加工緩慢,但能達到更細膩的表面

      • 適合精整拋光、去除細小毛刺


    2. 覆蓋性與死角處理

    • 小顆粒可深入零件的狹縫、內孔與邊角,加工均勻度高。

    • 大顆粒在複雜形狀中容易「卡死」或無法進入死角。


    3. 表面粗糙度(Ra值)

    • 小石+圓潤形狀(球、圓柱) → 表面較平滑,適合最終拋光

    • 大石+稜角形狀(三角、四方) → 切削力強,但表面較粗糙。


    4. 加工時間

    • 大石 → 加工時間短(快速去除毛邊)。

    • 小石 → 加工時間長(慢慢達到高光潔度)。


    5. 成品變形與碰傷風險

    • 重且尖銳的石頭可能在薄件或軟金屬(鋁、銅)上造成凹痕。

    • 小且圓潤的石頭更適合脆弱零件。


    6. 石頭形狀的影響

    • 三角形 / 四方形:切削力強,適合快速去毛邊,但容易留下刮痕。

    • 圓柱形 / 球形:表面平順,適合精拋光,但去毛邊效率低。

    • 偏長條型:可進入溝槽,但要注意卡死風險。